-----当院长助理有感
文/援藏护士 黄琼
(系甘孜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助理)
“黄老师,这里有一份关于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宣传的文件,并在这个月十八号之前上报活动总结和简报。”“黄老师,这里有一份关于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资料,并于本月二十日之前将相关资料报送县创卫办。”“黄老师,刚接到卫生局的电话,叫你马上到卫生局去开会……”
我拖着疲乏的身体走在下班的路上,耳边仍不停地回响着妇幼保健院拉姆跟我汇报工作的声音。唉,益呷院长已经出差一周了,刚与她通过电话,她大概要下周三才能回医院上班。由于甘孜地处高原,环境艰苦,甘孜县妇幼保健院一直缺少医务人员,更缺少管理人才。作为一个院长助理的我,在院长不在医院的一周里,医院所有的事务都要由我来处理,我现在才深感身居“院长”要职的不易:每天有处理不完的文件,有接听不完的电话,有参加不完的会议……这些已是让我头昏脑胀了。
我是一名援藏工作者,当踏上援助甘孜的征途时,我憧憬着未来:甘孜地广人稀、缺医少药的,比起人口密集的邛崃,医院的事务应该很少,工作应该很轻松。院长助理可能更轻松,无非不过就是在办公室看看文件,到各个科室转悠转悠。然而,我在甘孜妇幼保健院担任院长助理的一个月以来,我才深深体会到“院长”这个可敬的头衔不是浪有虚名的,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,看似平淡轻松,做起来却是复杂繁琐,并且全是劳心费神的脑力劳动。想起在内地上病房时,每天在病房里穿梭:打针、输液、观察病情……一天下来已是腰酸腿疼,但休息一夜后身体的疲倦就会消失殆尽,仍然能精神抖擞地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。作为院长助理,院长的大部分事情都由我来做。在这一月里,面对甘孜地广人稀、传统思想束缚着农牧民、妇幼保健院人力资源缺少的现状,我白天要翻阅许多文件,查阅无数的资料,绞尽脑汁地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些问题:怎样才能将优生优育和惠民安康的政策带到边远的牧区?怎样才能让他们相信科学才能治病,有病找医院而不是“活佛”?什么样的宣传方式,农牧民更能理解和接受……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也全是这些问题,一觉醒来眼前浮现的是藏族同胞无知而期待的脸庞……每天,我不得不硬撑着酸软的身体坚持工作。
一个月的历练,让我对“领导”二字有了截然不同的理解:不但要带领职工和群众走改革开放的路,还要引导他们改变陈旧的思想,让他们懂得科学的防病治病的道理。俗话说,世间有两件难事:一是把别人的钱说到自己的包里,二是把自己的思想移到别人的脑里。要改变牧民那根深蒂固的思想谈何容易啊!脑力劳动远比体力劳动辛苦。体力劳动累的仅仅是身体,经休息后很容易恢复;而脑力劳动是无形的思想压力,它会让人感到心力交瘁。
一个月的历练,让我懂得做一个“领导”不容易,做一个称职的“领导”更不容易。这时,我更能理解我们的领队—郭部的苦口婆心和用心良苦:为了给甘孜更好的人力和智力援助,为了甘孜经济和文化的飞跃发展,为了更好地建立藏汉友谊,为了真正做到民族大团结,也为了我们援藏的十八个战友有更光辉的两年援藏业绩,他时刻以军人的风格严格要求我们,时刻提醒我们要为甘孜做实事、做好事。他还要关心我们每个人的生活、心理……还有,我们邛崃医疗中心医院的各位领导,为了给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护理服务、为了医院有更好的发展,为了这一切的一切真让他们心力交瘁啊!在这里,我以一名预备党员的名义发誓:好好工作,好好生活,遵守一切纪律,不辱我这两年的援藏经历,让我的生命因为有这两年而更加丰富和精彩!